海安一幼:银发映童心,双节传温情——退休老教师带萌娃共庆国庆中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国庆与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海安第一实验幼儿园的教室里暖意融融:退休老教师们正围着一群萌娃,用布满皱纹却温暖依旧的手,轻轻抚过孩子们制作的“五角星”与“玉兔月饼”。这场由退休教师领衔的“双节知识课堂+手工创作”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在童心中悄然扎根。
一节跨越时光的节日课
“小朋友们知道吗?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中秋节则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戴老师翻开泛黄的节日绘本,将“国旗的故事”“嫦娥奔月的传说”娓娓道来。她时而模仿玉兔蹦跳,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时而指向墙上的国旗,认真讲解“五颗金星的意义”。孩子们仰着小脸,目光紧紧追随这位“故事大王”,原本抽象的“家国”与“传统”,在戴老师生动的讲述中变得可触可感。
一双手工里的传承与创意
手工环节中,王老师化身为“魔法导师”:指导中班幼儿用红色皱纹纸粘贴五角星,“要像给祖国妈妈戴花环一样仔细哦”;和中班孩子揉搓黏土制作“迷你月饼”,“压一压、转一转,月饼就有花纹啦”;还和大班幼儿一起拓印国旗与中秋玉兔,“看,印章落下的瞬间,就像给节日盖了个甜甜的章”。孩子们围着李老师,有的踮脚递胶水,有的举着作品求“点赞”,活动室里满是“老师您看!”“我要做给爷爷奶奶!”的欢快声响。当孩子们手持印着国旗的拓片、捏着歪歪扭扭的“月饼”合影时,王老师的银发与孩子们的笑脸在镜头里交织成最温馨的画面。
银龄不老,童心未泯。退休老教师用岁月沉淀的智慧与爱,为孩子们的双节假期绘就了最温暖的底色——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创作,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不仅是一节节日课程,更是一份跨越时光的家国礼赞。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