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绘本活动中的提问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首先应该更多的关注画面的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一张画面,从而去理解绘本所要表达的那个故事内容。简单一点地说,就是这个故事是孩子自己看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讲述给幼儿听的。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一开始应是开放式的,不应有太强的指向性,不然就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如: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画面里的哪个部分?你觉得这张画面上讲了什么意思?你从这张画面上看懂了什么?……
第二,要学会根据幼儿的现场回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地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说?从哪里看出他很不高兴?……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深入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在《黄雨伞》活动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看第一幅画面,有的孩子说天气不大好,老师紧追其后提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继而。孩子们说出天气灰蒙蒙的、有斜斜的雨丝、人撑着伞。。。。。。这些回答都是孩子自己从画面中读出来的,如果教师不加以追问,或许孩子不会如此细致地观察图片,继而不可能如此透彻地读懂绘本。
第三,这是所有学科中都必须注意的是,少采取一些不必要的无效提问,比如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幼儿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不但激发不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教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问。尽量为孩子们在活动中创造讨论、自我学习的机会。还有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地调整问题。同样在《黄雨伞》活动的最后一部分,老师问“这些图片是从哪个角度来看的?”当时,孩子们一片安静,执教老师发现孩子没有互动后,又适当地调整了问题“我们从哪儿看,只能看到这些伞面呢?”孩子们一下字教师提问的本意,从而理解了什么是俯视。
第四,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的开放。例如: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这类问题可能有助于幼儿理解回本故事的内容,但可能绘本中的情感、能力目标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可以抓住绘本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画面,引导幼儿来讨论,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们在情感能力方面的发展。例如:在《搬过来,搬过去》活动中一味地关注故事情节,可能孩子会觉得搬过来、搬过去很好玩,而事实绘本所关注的是朋友或家庭之间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情感,如果我们老师象平时故事教学一样,不加以引导,可能孩子体会不到情感,也不可能在后面能大胆地设计如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