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安教育信息网

局直学校

角斜镇

李堡镇

开发区

大公镇

高新区

曲塘镇

雅周镇

南莫镇

白甸镇

墩头镇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 >园本教研>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从绘本到教学

发布时间:2015-03-2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蚂蚁和西瓜》教学谈起

绘本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精致的故事画面,所以很多教师都喜欢选择绘本作为教材来设计教学活动,可有时运用这些优秀的绘本并不一定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拿来主义并不适用,从绘本到教学作为老师一定要做足功课,现就我执教的绘本《蚂蚁和西瓜》为例,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蚂蚁和西瓜》是一个极富趣味性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主意,一起齐心协力把西瓜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搬回了家,直到家里再也塞不下了,最后它们美美地吃了一顿,西瓜皮也没有被浪费呢,成了蚂蚁们的滑梯。脱了靴子争先恐后滑滑梯的蚂蚁们像极了我们的孩子们,它们可爱,俏皮,懂得分享,努力合作 ,有着自己世界的快乐。

 它几乎没有多少文字,但在这本书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动作都不同,最入神是画家对地下蚂蚁洞的描绘,你会顺着那曲曲弯弯的蚂蚁通道,寻宝一样的发现一个个有特色的房间,“糖果”、“饼干”“巧克力”“奶酪”“蘑菇种植室”“正在施工”、“宝物”……每一个房间里,都有蚂蚁们在忙忙碌碌,有意思的是,蚂蚁们穿的靴子在劳动中破损了,还专门有一个房间里一只蚂蚁正在挥汗如雨地拿锤子“当当当”地修理呢!

一、              认真解读绘本,明确目标

每一个绘本作为教材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解读绘本,挖掘绘本的价值。仔细阅读这个故事,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小蚂蚁发现西瓜——想办法搬西瓜——分割西瓜——搬运西瓜——把西瓜带回蚂蚁窝;第二条线索:蚂蚁家的有特色的房间——搬运西瓜前以及搬运西瓜后家的变化。

将这个绘本故事转化为教学活动时,我们认为应该突出第一条线索,以“蚂蚁如何想办法搬运西瓜”为教学切口,围绕着“小蚂蚁怎样齐心协力搬运西瓜”逐渐展开故事情节,以“小蚂蚁们成功后开心滑滑梯”为高潮结束活动。至于第二条线索的处理,可以采取课后让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蚂蚁洞的奇妙,在课上不进行过多的讨论。以下是本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蚂蚁搬运西瓜的方法;
       2
、体会“齐心协力”给小蚂蚁带来的成功。

二、              绘本画面讲述详略得当,给予幼儿自主阅读时间

绘本主要是画面很多,如果进行绘本教学时单纯地引导幼儿一幅一幅地观察画面,那就变成了看图说话了,那绘本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在《蚂蚁和西瓜》这个绘本中,我紧扣目标,从绘本中19幅画面精选13幅画面作为课件画面,并选取4幅画面作为重点和幼儿进行讨论讲述。像有一幅画面分为4个小画面,分别描述四只蚂蚁如何使劲儿搬西瓜的,我没有让幼儿一幅一幅地分别讲述,只是问了一句:“它们成功了吗?为什么?”这样的一句提问促使幼儿很敏锐地观察画面,发现问题所在。而在那幅“蚂蚁队长指挥全体蚂蚁搬西瓜”时,则让幼儿重点观察,理解小蚂蚁的齐心协力。

所有的蚂蚁一起齐心协力把西瓜搬运回家的那幅图,画面内容极其丰富,一块小西瓜掉下来砸在在下面的蚂蚁,他被打得缩头闭眼.旁边另一只看到开怀大笑,一只在逞强一人搬了一大块西瓜,结果被压得都直不起腰来了,一只看到了有些担忧,直挠头.类似的还很多。为了让幼儿能清楚地观察画面细节,所以采用了幼儿两人一组自主阅读图片,让幼儿仔细去看看,互相说一说。并鼓励孩子大胆完整地表达蚂蚁搬运西瓜的办法,用“有的……有的……”进行描述。分组阅读后再集中幼儿,共同观察画面,再请幼儿讲述蚂蚁们用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孩子自主观察,他能从里面得到许多乐趣,而两个幼儿合作看,又能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为后面的个别讲述进行铺垫。画面讲述可以是句式讲述“有的……有的……”,可以是动作表述,如学学蚂蚁们的动作;各种讲述交替使用可以让幼儿更加积极投入活动,感受小蚂蚁的团结协作。

三、              提问层层递进,激发幼儿思维

绘本中的提问尤其重要,有效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出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幼儿的思维在“聚合”和“发散”之间自然转换,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

活动开始环节,通过让幼儿观察扉页一家人在野餐,提出问题“这一家人在干什么?他们落下了一块?谁会发现这块西瓜?它们会怎么处理这块西瓜?”提问层层递进,让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引起兴趣。在活动的中间环节,我又通过提问:“它们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那怎么办?”以此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再次对小蚂蚁进行想象与推测。在蚂蚁队长进行指挥的那段抛出提问:“蚂蚁队长在干吗?为什么要指挥?”帮助幼儿理解指挥的作用,明白指挥是为了让大家一起用力,感受小蚂蚁的齐心协力。在小蚂蚁们成功把西瓜搬运回家后再次提出问题:“小蚂蚁这次为什么能成功把西瓜搬回家?”让幼儿学会思考蚂蚁成功的原因。在活动的最后,在蚂蚁们开心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抛出疑问:“猜猜小蚂蚁们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让幼儿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无限畅想,并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废旧物品进行利用的启示。

四、              在操作中,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

孩子是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的,而绘本的主题思想呢,孩子是通过体验来获得的,对于孩子来说,体验的方式是什么?最好的体验方式就是操作玩耍,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操作玩耍,不要拿着书,总是说啊,讲啊,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是尝试在操作中,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完成孩子的阅读学习。

《蚂蚁和西瓜》的主题思想就是体验小蚂蚁的齐心协力带来的成功,光凭讲述故事孩子们只能理解齐心协力的意义,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齐心协力,一定要让孩子亲身体验才会感受到。所以在孩子们总结出小蚂蚁们能把大西瓜搬运回家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善于动脑筋,齐心协力就会获得成功时,我穿插了一个小游戏以此让幼儿来体验如何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件事。这个游戏就是抬担架:一个小朋友的腿受伤了,我们需要用担架把她抬到医院去,伤员不能晃动,你们能抬好担架吗?孩子们都说能,我说那演练一下,结果孩子们一拥而上,担架都快翻了,我借此抛出疑问:“怎样才能把担架抬得又稳又快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得出了结论,需要一个指挥,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地抬稳担架。第二次的抬担架在指挥的指导下非常成功。游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游戏中可以减少老师的说教成分,在玩耍中幼儿不知不觉认同了教师传递的理念。

该文发表于《儿童与健康》 2014年第4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