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促进大班幼儿审美感知的自主性绘本阅读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海安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刘佩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图画书在英文中是“picture books”,在日本叫做“绘本”,顾名思义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 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提出:图画书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图画书具有艺术的各种特性:形象性、愉悦性、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等。
丰子恺先生曾说:“儿童是以艺术的方式来看待生活,儿童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是相通的。”如此看来,具有丰富审美意味的图画书理应成为儿童生活中可以与之对话、游戏、畅想,甚至一起笑、一起哭的成长伙伴。正因为如此,用审美态度去观看图画书的价值,突出图画书丰富情感内涵的意义,也理应成为幼教工作者的“独特”视角。
在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是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被归属到语言教学领域,以提高幼儿早期自主阅读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我认为,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形式,是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蕴美的绝佳结合体,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图画书阅读还应该超越语言领域的界限和目标,充分挖掘其审美价值,将儿童完美人格的奠基作为图画书阅读的理想目标。因此,我们尝试以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绘本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寻找其与幼儿审美情感及早期自主阅读核心能力发展的融合点,探索以审美为核心的大班幼儿自主性绘本阅读的途径和策略,努力实现绘本阅读的美育功能,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绘本阅读的经验。
二、课题研究意义
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精美的画面所隐藏的深刻含义,只是通过幼儿的自主阅读和思考,加上教师的适宜观察、指导,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挖掘。连贯、节奏、平衡和细节是探讨绘本的艺术形式时必然涉及的重要方面。
自主性绘本阅读:指幼儿是阅读的主体,在自由阅读或阅读区阅读绘本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绘本,从观察、理解画面入手,以口语表达交流为主要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在自主阅读绘本欣赏过程中是如何对绘本的这些艺术形式进行审美感知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从绘本故事叙述的连贯性、绘本语言的节奏韵律、心理描述上的平衡性以及绘本画面的微小细节等方面考虑,选择适宜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
2、探索如何通过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的观察与指导,挖掘绘本的艺术元素,帮助幼儿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幼儿在阅读中的审美感知能力。
四、课题研究实施
(一)认真研究文献资料,学习理论知识,把握课题研究的深刻内涵。
当本课题被确立为县级微型课题的立项课题以后,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下载大量电子文献进行阅读学习,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对幼儿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确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阅读《幼儿园课题研究》《窦桂梅的阅读课堂》《绘本情景阅读----新课程背景下的绘本教学》《全国幼教名师教育教学策略与绘本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资料》等,更新教育理念,让我对促进幼儿审美感知的自主性绘本阅读的内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精心选择绘本,筛选绘本内容,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与社会和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一般认为,对美的对象的体验和感受可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自主性绘本阅读就是以绘本作为幼儿阅读的文本,以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为形式,让幼儿的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通过与教师、同伴和绘本的有效互动,对书中的图、文进行感知、想象、体验及理解,获得审美愉悦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精心挑选绘本是本研究的关键。开学初我们认真制定绘本阅读活动计划,将用来进行绘本阅读指导用的绘本按年龄段进行筛选,选出适合本年龄段幼儿阅读的、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经典绘本,且绘本内容既有教育价值,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能充分体现绘本的审美功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自主阅读情境下,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
(三)通过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的观察与指导,挖掘绘本的艺术元素,帮助幼儿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幼儿在阅读中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幼儿的感觉经验和已有的“图式”对他们的阅读绘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架构幼儿与绘本的经验链接,引发幼儿的审美感知,提升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充分挖掘绘本的审美特点,从连贯、节奏、平衡、细节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1、感受绘本故事叙述的连贯美。
与任何书的基本功能一样,向阅读者传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画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目的。图画书不是用作观赏的书,它的作用在于在孩子心中创造故事的世界。既然要讲故事,连贯就变得很重要。图画书需通过形式之间的起承转合、前后衔接来达到叙述完整故事的目的。然而,在形式的表达上,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单独来看都经常会出现形式断裂、表现空白的情况。即便如此,幼儿一样能够感受到图画书的连贯性和叙述性。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每个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自己特别关注的事物作为焦点。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图画书的欣赏过程当中,无论故事进展到何种程度,幼儿总是执着地关注着自己所选择的那个焦点的变化。通过对自主选择焦点的追踪,幼儿切身感受到了图画书向前行进的思维线,体会到了图画书的连贯性和叙述性。如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奇妙的颜色》。上完绘本教学活动《奇妙的颜色》后,我把书给了王紫和由靖晗两个小女孩,王紫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阅,两个人不停地小声交流,翻到露露(主人公)这一页,王紫停下来用手指在小猫露露的脸上画了几下,再翻过去。后面又来了一张较大的小猫露露图片,王紫照样画了画,笑嘻嘻的,很开心的样子。翻到两个好朋友:亚克和露露一起骑车的情景,王紫停下来看了看,然后,在亚克走上书店楼梯的时候,她用两个手指表演走楼梯的样子,一阶一阶地上去,感觉很好玩。很快翻到了最后一页,发现小朋友的参赛作品中有两组名字,名字中都有“马”字,她开心地说,咦!“马”,读了起来。一遍完了,书合起来,从头到尾再翻了一遍,我注意到她所有的动作都与第一次翻阅基本相同,不厌其烦地停顿了几下。教师就是要通过幼儿自主阅读中的观察、反思,发现幼儿关注的焦点,让幼儿感受到绘本故事的连贯性和叙述性。
2、感受绘本故事韵律的节奏美。
多数图画书都是一气呵成一个故事,情节一环扣着一环,连贯性很强,不重复。但是,也有图画书选择用重复、对比、往返的节奏来架构整个图画书的结构,铺排欲表现的主题与想传递的故事。在这些图画书中,节奏发挥着重要的“骨架”作用。书本有了节奏,就有了思维的律动,整本书的主题也就更鲜活生动了。同时,读者也能从节奏的秩序中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核心理念,并在作者铺陈的或松或紧的节奏中,触动或紧张或舒缓的情绪,与书本产生共鸣。
研究发现,幼儿感受图画书节奏韵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上的重复表达来表现的。幼儿语言上重复表达的方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重复图画书中一再出现的词汇与语句;二是自己创编有节奏的词汇将图画书中隐藏的节奏显性化。例如《好饿的毛毛虫》中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幼儿深深地被这种节奏感所触动。绘本《大卫,不可以》中隐藏着的非同寻常的价值和充满乐趣的重复性节奏美,只有在孩子的眼里才能看得到,这本绘本留给孩子们思维、想象的空间也是超乎寻常的,字数很少,重复性语言很多,留给孩子们的想象余地就相当地大。意想不到的是,先前我还有些看不太懂,拿不准的画面,当这些画面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七嘴八舌、饶有兴趣地讨论得可热烈了。每一次大卫犯了错之后,孩子们都会模仿着大卫妈妈的动作,凶狠狠的样子对着大卫喊“不可以……”,他们会根据书中字迹大小变化等来处理声音语调,感受大卫妈妈的情绪变化,在孩子们眼里,那些画面画的正是他们的世界,所以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3、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感受绘本故事的平衡美。
平衡是所有艺术品共有的重要属性,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样具有平衡的性质。所谓平衡,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件事物,都达到了其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分布状态。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更重要的是能使欣赏者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深受大班小朋友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中两只兔子朴素而真诚的话语让人感动,更多的是它们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爱,以及蕴含的爱意震撼人心。在区域绘本阅读中,我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画面体验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快乐情感,知道爱有时要勇敢的说出来,学着表达爱、回报爱。并让小朋友学习用句式“……有多……,我就有多爱你”来表达自己对家人,对老师以及对身边的亲人的爱的情感。可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我也留意到班上有个别的孩子,因为家庭父母离异或家庭关系不和谐,导致孩子心理上有阴影,当我提出问题:你觉得故事中的大兔子和小兔子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在一起相处得怎样?让幼儿思考时,我注意到父母离异家庭孩子的表情变化,但他们很快就自我调节过来,并和小朋友一起通过动作、语言模仿,感受兔妈妈和小兔之间的那份相亲相爱、很温馨的亲情和爱意,将心理的不平衡转化为了平衡。
4、通过想象拓展情节,感受绘本画面的细节美。
细节是图画书中最为迷人的因素。在图画书中常常隐藏着一些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细节,这些细微的呈现置身于画面当中,有的暗藏于书中的每一页,有的仅仅在特定的某页出现。这些细节能够紧紧地抓住欣赏者的眼球,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同一本图画书产生兴趣。因此,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与细节玩藏猫猫游戏的过程。绘本以图画为主,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的某些细节内容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在开放式探讨之中投入到对绘本的自主创作之中,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世界,并努力获取未知世界的各种知识。如绘本《大风》是一部没有文字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绘本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引导幼儿根据这个绘本故事中各种图片的细节来讲述故事,提高自己对于绘本故事的欣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小老鼠被困在了墙里头,它咬掉了自己周围的纸墙,逃出去之后却发现周围狂风呼啸,小老鼠并没有吓傻,它十分聪明地用尾巴当成桨轴,将纸墙当成了螺旋桨,想要飞到天上去。幼儿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讨论,注意到了画面的细节,他们能根据画面隐藏的丰富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叙述故事的大致情节,此时教师还可以在幼儿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让幼儿尝试自己编故事,尝试想象小老鼠落水之后的情形,说说这小老鼠在以后的冒险中又遇到了一些怎样的遭遇,在这样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要利用好幼儿的这个特点,让幼儿能够在绘本中放飞想象,在尝试创作中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人的审美心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的。审美感知并不是对审美对象各个成分及其关系的零散认识,而是将其分析综合,形成一种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整体性把握。同时,审美感知并不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被动的复制,而是一种积极建构和完形的过程。因此,幼儿的审美心理是作为一个不稳定的系统以运动的方式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总结阶段
填写结题鉴定申请书、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研究资料的整理归档。
六、课题研究成果与感悟
一年来,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促进大班幼儿审美感知的自主性绘本阅读案例研究》任务。我设计的绘本《亨利爷爷找幸运》活动方案获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由我园编写的,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行走在孩子和绘本之间》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本人也是参加编写的人员之一,共有四篇文章被收集在研究文集中。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明显发现,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绘本,爱上了阅读,活动区里,让我想不到的是阅读区的人数最多,坚持活动的时间也最长。每日故事的时间,孩子们争着上前,介绍好的绘本,给大家讲故事,有时他们还会要求给大家表演故事。
虽然研究有了一点点成效,不过只是开始,更多的是在尝试之中,经验不足,今后还将继续保持研究热情,开阔眼界,多角度完善课题,争取收获更多。
2017.2
用户登录